首页

淄博羽璃女王

时间:2025-05-23 13:44:12 作者:金融监管总局:支持科技创新的产品、工具和服务体系持续健全 浏览量:84110

  中新网广州10月17日电 (记者 王坚)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7日通报称,该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詹海刚团队取得了重要科研发现,揭示了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关键机制。

  詹海刚团队16日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Common occurrences of subsurface heatwaves and cold spells in ocean edd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突破了次表层连续观测数据严重匮乏的限制,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介绍,海洋热浪(heatwaves)和冷浪(cold spells)分别指温度超过一定阈值的持续性高温和低温事件。这些极端温度事件会严重破坏海洋生物栖息环境,造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灾难性后果。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表示,目前,卫星难以直接观测的次表层更受科学家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为该水层栖息着多种重要鱼类和珊瑚,拥有全球海洋中规模最大、开发最少的鱼类种群,在全球碳循环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连续的观测数据非常匮乏,常用的参数提取与机制分析方法难以全面应用,目前对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发生特征与驱动机制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称,该研究揭示了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与表层极端温度事件在时空分布与物理机制上的巨大差异,指出仅从海表温度信息无法准确探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相比之下,卫星遥感的海面高度异常能较好地捕获海洋涡旋活动的信息,因此可以成为探测次表层热浪/冷浪,尤其是强热浪/冷浪事件的一个关键指标。另一方面,由于涡旋对次表层温度、溶解氧和浮游植物的影响机制相似,因此该研究对理解和预测全球变暖影响下次表层海洋贫氧、浮游植物藻华等极端事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据悉,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先导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等共同资助完成。(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载歌载舞迎丰收

在北京,朝阳区东岳庙琉璃牌楼已经有数百年历史,见证了朝外大街在时间长河中的变迁。最近几年,这座琉璃牌楼前的场景,可谓空前热闹。

2024年两岸青少年乒乓球夏令营在沪举办

自2月1日起取消M503航线自北向南运行的飞行偏置措施。后续,民航局还将启用M503航线W122、W123衔接航线由西向东运行,提升空域运行效率。

世界看两会丨多国人士:中国式现代化造福中国人民 带动世界发展

二是消费能力。中国的消费能力日益增强,消费者购买能力在改革开放之后快速提升,中产阶层数量越来越大,对法国来说是另一大吸引力。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好的项目、优质企业的不断涌现是股权投资基业长青的关键所在。此次大会发布了“2024年上海最具投资潜力50佳创业企业”榜单。据不完全统计,历年“50佳”榜单公布后,平均每家入选创企次年平均新增股权融资1000万元以上。

香港国际大学生围棋公开赛收官 深圳队棋手六战全胜夺冠

俄罗斯总统普京15日表示,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居民点进行了打击,其目的是破坏总统选举,但其中95%的袭击被俄军防空系统拦截和阻止了。普京认为,乌克兰方面的袭击不会影响俄罗斯的大选,但与此同时也会对乌克兰方面的行为给予回应。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